09 March 2012

大亞灣中微子實驗發現新類型中微子轉換模式 本系師生參與其中

大亞灣中微子振盪實驗(大亞灣實驗)合作組於3月8日公布發現新類型中微子轉換模式,並測量出標示其轉換機率的參數「θ13」,首次為這個疑難提供了精確的答案,進一步為建立物理學中的「統一場論」提供基石,更有助解答宇宙「大爆炸理論」中,為何「物質」遠多於「反物質」。

本港的研究團隊由本系朱明中教授擔任首席研究員,與香港大學物理系的梁幹庄教授和潘振聲教授以及兩校學生一起合作,設計並完成了實驗中的部份監測系統、放射性氣體測量及參與數據擷取的工作。研究團隊亦在香港仔隧道內的地下實驗室進行有關宇宙射線的研究,以支援大亞灣實驗。逾四十名本系學生,包括多名本科生,均有參與其中。


研究人員在大亞灣核電廠內的實驗基地,安裝了六個巨型的探測器於山洞中的不同位置,以探測從核電廠產生出來的電子類中微子。探測器在去年十二月至今年二月間成功探測到上萬次的電子類中微子訊號,並通過比較不同地點的數據,確切觀測到電子類中微子的數量在穿梭的過程中減少了,以物理量sin²(2θ13)表示,這個數值相等於0.092 ± 0.017。

朱明中教授表示:「θ13是自然界的基本常數,我們這次有幸參予量度它的數值,實在是一生難逢的機會。我為所有參與其中的中大物理學生感到自豪!」

未來數月,大亞灣實驗將會繼續收集數據以進一步提高結果的準確度,而有關結果將為新一代中微子實驗的設計奠定重要的基礎。

詳情可參閱:

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公布首項成果 發現新類型中微子轉換模式
中大領導港區科研人員參與國際物理研究 揭開宇宙學及天體物理學研究新一頁

Observation of electron-antineutrino disappearance at Daya Bay

持續踢波計劃

各位有興趣參與持續計劃的校友,填上簡單的聯絡資料,以便日後通知。

報名表:請按此處

持續計劃網頁
Facebook Group

PHY Basket

2011年正式成立,目的為提供更多籃球聚會予各屆物理系校友,成員將不定期相約於中大夏鼎基或其他場地,進行籃球活動或安排友賽。

Facebook Group: http://basketball.cupaa.org

  © Blogger template 'Neuronic'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